登录
首页 > 广告资讯 > 行业资讯 >

广告违法居投诉首位:我省强化打击力度 维护消费者权益

发布时间:2022-03-16 08:51:35 来源:陕西日报
广告是商家推销商品的重要手段。过去人们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把关注点放在提高商品的品质和服务上。但随着互联网、电商、大数据、新零售等元素的持续冲击,消费市场不断演变,广告成为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在此情形下,一些商家为了促进商品推销,夸大产品使用效能,进行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1年度消费维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指挥中心共受理举报59808件,广告违法行为居首位,占举报总量的34.17%。反映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商家使用“最好”“最快”等夸大或绝对化用语进行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

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房地产、二手车交易、教育培训等行业存在的虚假宣传比较突出。例如房地产行业,一些房地产置业顾问以各种承诺和营销手段诱导消费者交付定金或首付房款,在消费者支付相应款项后发现与之前承诺情况不符,比如学区取消、绿化面积变更、户型结构变更、补交房款、开发商承诺取消等情况,消费者便陷入硬着头皮买房将被坑、终止买房又要承担违约责任的两难困境。

目前发展较为快速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中存在虚假广告多、二手车信息不实、经营者隐瞒车辆实情销售的情况。还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夸大培训效果,对消费者是否真实需要并不关心,对消费者中断培训后果情况没有进行告知,反而通过合同条款对消费者违约责任确定,保护培训机构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损害消费者权益。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商家利用网络平台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的情况也比较突出。近年来,一些品牌在社交媒体运营及内容传播方面独具匠心,收获消费者关注,成为网红。然而,也有个别品牌因涉嫌过度营销,导致口碑“翻车”。一些主播带货时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部分消费者遭遇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保障难等情况,卖家与平台之间、直播平台与电商交易平台之间的关系复杂,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大打折扣。

虚假宣传防不胜防,消费者如何避免上当?上海申浩(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文海表示,广大消费者要对可能存在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的消费场景提高警惕,对于宣称功能过于全面的产品不能轻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购物方式合理消费,对于电商平台和直播的资质认证可在消费前进行一定的了解,拿到产品时注意阅读产品说明书、维保单、执行标准、专利号真伪等相关信息,对于能够查询验证的信息应及时查询了解。此外,消费者要培养良好的证据收集意识,在消费中对于收据发票、宣传页面和手册、维保承诺、产品说明、小票包装等相关证据材料注意留存,必要时可以进行电子化证据固定,为未来行政裁决、司法诉讼或与商家的纠纷解决做好有利准备。

打击商家虚假宣传,更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强化监管维护市场秩序。2021年4月27日,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辖区一汽车服务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销售的某车型展板有“连续月销量破万”等虚假宣传信息。执法人员根据相关规定责令当事公司停止虚假宣传并罚款13万元。

为切实加大打击广告违法行为力度,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监管力度,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切实维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的环境。通过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优化12315投诉举报平台等措施,不断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保障,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记者 霍海澎

首页

关于协会

广告资讯

广告资源

专题专栏

政策法规

人才服务

联系我们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