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 我们一起“愈”见春天

所属分类:时政要闻 阅读次数:1120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07日 11:15:55

陕西本轮疫情
2080例本土确诊病例
全部治愈出院
我们终于等来
与春天最美的“愈”见
 
这份独特的城市记“疫”中
有太多值得铭记的付出
艰辛中亦蕴含着成长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期待
它能在春天长成新的希望

   据省卫生健康委发布,2月5日0-24时,我省无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7例。
   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我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80例(西安市2053例、咸阳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全部治愈出院。
   此外,2月5日0-24时,我省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
   疾控专家提醒,“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鉴于新冠病毒的传染特性,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广大市民仍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 华商报记者 李琳
  为胜利
  感动之余
  我们还收获了什么?
   2022年农历虎年正月初六这天,迎来我省本轮疫情所有确诊病例清零的好消息。病例清零,对这场战疫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鼓舞。
   这场战疫虽然艰辛,但却值得作为主战场西安城里的每个人用心去铭记。铭记每一个在寒冬里默默付出的身影,感谢每一个替我们守护岁月静好的个人或团体。
   而在被许许多多正能量感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复盘、反思、总结:这次战疫,除了满满的感动,还给西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经验和收获?
  平凡医护
  带给人们最多感动
   疫情是“军令”,防护服是战袍,疫情当前,总有那么一群勇敢的人。在西安防控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冲在最前线,向着危险方向负重逆行……是医护人员用担当对抗疫情,用双手为患者一次次托起希望。
  封控区孕妇紧急送医
  医院设置隔离产房平安生产
   疫情期间,因为小区封控,正常就医十分困难,而孕产妇的安危,尤其令人担心。
   像很多医院一样,空军第986医院妇产科也被抽调多人支援核酸采集工作,且连续出现多名医护人员因所住小区、街道封闭或临时被通知隔离等原因不能按时到岗,人力十分紧张。
   疫情期间,妇产科张魁主任、李琳护士长一直驻扎在科室,很多医护人员也放弃回家,坚守岗位。在大家的努力下,疫情期间,妇产科完成了多例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并成功地接生了16个健康的宝宝。
   去年12月27日,120送来一位产妇,妊娠38周,二胎,已有见红、下腹部隐痛不适等症状。得知孕妇来自高风险地区——雁塔区封控区,并且当时医院并没有被列为收治一类病人的定点医院,但考虑到孕妇已经出现分娩的征象,病情变化迅速,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风险,张魁主任立即安排启动防护预案,准备好收治这位特殊的“准妈妈”,紧急为其设置隔离病房、隔离产房,最大限度保证孕妇安全。当张魁主任和李琳护士长亲自把孕妇从发热门诊接到隔离病房时,孕妇感动得流下泪水。在隔离产房里,孕妇终于顺利产下一名女婴。
  封控之下医生开私家车
  往返上千公里送患者返家
   疫情之下,西安提升管控等级,患者出院回家也成了难题。面对这种情况,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一位医生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将一位住院已几个月的老年患者送回榆林。
   “疫情开始后我一直在医院住着,这位72岁的马老太太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已经符合出院的标准,却因为疫情原因走不了,患者和家属都很着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阎良区)肝胆外科沙焕臣主任告诉记者,自己从总院派驻到阎良近一年了,马老太太因为重症胰腺炎,之前在总院住院,后来因为疫情原因将她转到了阎良院区继续治疗,来回住了几个月了。
   在查房时沙焕臣主任了解到患者思乡心切,为安慰老人,他连说自己来想办法,想联系院内救护车送患者,但救护车疫情期间任务很重,车辆紧张,榆林又太远,联系私人的救护车,要价太高,患者负担不起。沙焕臣又询问了沿途返乡政策,得知车辆可以到榆林高速口,不能下高速。
   “老太太已经在医院住了差不多4个月了,太想回家了,女儿和外甥都在阎良照顾着她,花费也高,我刚好休息日也不能回家,就想着自己开车送他们回去。”沙焕臣说,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马老太太时,她高兴坏了。
   1月15日清晨6点多,沙焕臣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拉着马老太太一行三人返乡,整个行程比较顺利,下午2点多就将马老太太一行送到了榆林高速出口,和来接人的亲属对接上了,全家对沙主任一再表示感谢。随后,沙焕臣又独自驱车返程,晚上8时回到医院,行程1120公里,历经14小时。
  >>专家点评
  一边做好疫情防控
  一边积极救治普通患者
   ●西安一三甲医院副院长:
   此次抗疫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一些就医问题,比如封控区管控区患者就医难等,一方面是政策层面上考虑不足,有限的几家定点医院根本无力满足庞大的封控管控区患者就医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医院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存在不足,平常的培训不够,一旦面对封控区管控区患者时,不够自信。防范医院内部的感染控制一直是硬性要求,本身就有要求和感控标准,比如标准防护还是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因为患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防护级别,医院本身也都有传染病房。无论是疫情期还是常态期,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其他传染病,医院都需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因为来就诊的患者,可能就带有某种传染病。只要相应地按照防护级别做好防控,比如设立缓冲病区、隔离病区,穿好防护服等,就无须担心传染。
   此次疫情大量抽调医院医护人员进入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加上进入定点医院治疗新冠患者,有些大医院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都被抽走,导致医院普遍后方空虚,正常收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下降,这也是客观事实。在今后可能发生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时,如何科学精准决策,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有序调配医务人员,政府需要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简单
  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
   ●省新冠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学主任党双锁:
   此次西安抗疫之战涉及范围广,病毒传播快,对于全省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接诊能力是一次全面检验。
   不管以后是否还有新的突变株出现,作为医院完全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只要防控体系完善,有核酸检测这个识别病毒锐器,结合流行病学史及患者的表现,医院完全有能力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简单的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此次新冠德尔塔毒株西安传染的人数虽然不少,但大多数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显示出疫苗的有效力。 华商报记者 李琳
  “志愿大白”
  是疫情期照亮城市的光
   他是医生,疫情中化身“大白”,为邻居们做核酸检测;他是小区住户,疫情期间组团,为小区巡逻、维持秩序;他是企业员工,疫情来临时,奔波在一线运送物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疫情期间主动向社区报名
  成为一名核酸采样大白
   对于家住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213社区的王红军来说,此次疫情终生难忘。身为医生的他,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为身边最近的邻居们服务,虽说身体每天很累,但内心却是满足的。
   王红军是西安北方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平时基本上都是家和医院两点一线。这次疫情,他才有机会每天接触到平时仅是点头之交的邻居们。
   “因为之前我在医院接受过核酸采样培训,于是我便主动联系社区报名,很快就通过审核,随后,我正式成为一名核酸采样大白。”王红军说。
   “我们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参与为社区约3000人做核酸检测,因为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所以也不能穿得太臃肿。冬天在户外工作,还是挺冷的。”王红军说,一般核酸检测从上午8点多开始到下午三四点结束,期间不能喝水、上厕所。工作一天下来非常疲惫,“下班后只想休息。”
   王红军说,相比在医院工作,在社区当志愿者的这些天,工作强度很大,身体很累,但心里很踏实,能感受到和左邻右舍合力抗疫的力量。
  偶然机会加入公益组织
  一个月睡帐篷吃泡面
   “这是我30年人生最辛苦的一段时光,却也是收获最多的一段。”30岁的志愿者鲁智昊提及疫情期间当志愿者的经历时数次因感动而哽咽。
   鲁智昊是西安一家医疗器械企业的员工,也是一位退伍军人,以前曾经在蓝天救援队参与过志愿活动。“去年12月22日晚宣布西安提级管控,因为之前有一些民间公益组织的朋友,大家都经常通过微信联系,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加入了一个紧急成立的志愿小组,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运送物资。”
   鲁智昊被分到了车队,一共有50多辆车,50多位队员,大家都是开着自己的车,义务送物资。鲁智昊说,自己是物资运送车队的队长,带领队员们给雁塔区的隔离酒店运物资。“最开始的一周最忙、最辛苦。”鲁智昊说,“那时候路上车很少,我们这个车队经过相关部门协调只办下来5张车证,十几个‘人’证,我们这几辆车和十几个人几乎是连轴转,马不停蹄地奔跑。大家饿了就用凉水泡面,晚上累了就搭个简易帐篷睡觉。”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给一个建筑工地滞留的30多位工人送物资,他们没有锅灶,也没有床,靠着烧一些破木头取暖。”鲁智昊说,他带着面包、方便面、饼干、水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前往工地,工人们看到有人来送物资连连感谢。
   鲁智昊说,车队的志愿者们每次都是一呼百应,有什么难事大家都抢着干,特别是一些00后志愿者毫无怨言,让他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和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专家点评
  政府要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省社科院社会热点问题专家王晓勇:
   本轮西安疫情中,志愿者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西安市民对于志愿者都充满了感恩之心,志愿者犹如一道光,照亮和温暖了疫情中的西安市民。
   都说患难见真情,西安的志愿者、市民在这次疫情中都展现出了互帮互助的精神,很多志愿者是自发参与了为大家服务的队伍。还有很大一部分志愿者“大白”是医护人员,这些志愿者平时被称为“白衣天使”,现在来到了小区,来到了居民身边,让疫情中惊慌的人们有了安全感。
   疫情中发生了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市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感动的是,志愿者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有家人,可是他们在危难之际却愿意挺身而出,因此,他们成为了西安市民心目中的英雄。
   此次疫情中,志愿者的努力弥补了相关部门的缺位,但疫情过后,确实应该反思,政府的缺位在哪里?怎么做对应对疫情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此次疫情发生之后,西安突然封控,很多专业的志愿者被封控在了小区内,无法进行志愿服务,这种一刀切的管理,其实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要展现弹性,如果提前有预案,对于这部分志愿者有应急通行证,那么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当然,这种弹性也应该展现在更多方面,比如疫情中特殊人群的就医、物资分配等,都需要展现弹性,展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次疫情中暴露了个别部门在管理中的缺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应该反思,在遇到重大的灾难或事件时,要及时果断介入,更要精细化管理,比如每个街道、每个社区要有一个常态化的志愿者组织,主管部门平时和这些组织者紧密联系,保证呼之即来,来之能战。
   此次疫情我们看到了社会组织的能力,他们有海量的志愿者,有热情、有经验、有能量,政府可以考虑在以后的工作中,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让社会组织发挥他们的长处,长效化地做志愿服务,遇重大事件时也能及时介入,更好地服务更多市民。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暖心社区
  有支“红色配送跑腿队”
   疫情期间,马波是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东仪社区东仪小区红色配送跑腿队的一员,他说,小区里一共2000多户居民,根据防疫要求,当时小区居民足不出户,所以,这个队伍的职责就是负责采买、配送居民的菜、药、生活必需品等。
  凌晨3点分装完菜8点逐户送
   1月25日,跑腿队成员徐琳说,她是1月10日加入队伍的。
   “每天早上七点半集合,八点开始干活,一般到晚上九十点结束。”徐琳说,最累的一次,晚上只休息了大约4个小时,“有爱心企业为社区送来了爱心菜,那晚9点多,两辆运送蔬菜的大车到了小区门口。为让大家一早就收到菜,我们连夜按袋分装,装完已是凌晨3点多了。大家休息了一下,早上8点开始挨家配送。居民对我们不断说谢谢,当时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东仪社区主任宋长军是这支队伍的总队长。有一次,宋长军接到一位居民的电话,姓蒋,80岁,说家里急需治疗脑梗的药,宋长军连忙联系药店,“药店的人把药送到小区门口,接着我们的跑腿队把药送到蒋师傅家门口。”
  社区工作人员手机成“求助热线”
   2021年12月,李舒原本到了退休的时间,但没想到疫情来了,李舒就继续留在社区抗疫。疫情期间,李舒还将自己的手机号码与社区电话办理了连接,她的手机号码成了社区求助热线。
   1月25日晚,李舒说,“前几天一上午就接了60多个电话,这还不是最多的。小区里有指定的线上买菜平台,但不少老年朋友不太会操作,我们就会帮他们代买。”
   王女士的父母住在东仪小区,“我父亲92岁了,母亲88岁,父亲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病,疫情期间我正在外地,家里只有保姆,刚来两个月,所以我当时特别担心。”1月26日,王女士说,“我着急地给社区主任宋主任打电话,宋主任让我别担心。”
   接下来,跑腿队去给老人上门送了好几次菜。“父亲的药没了,我帮他买好由跑腿队送到老人家门口。”王女士说,“最让我感动的是,社区成立了‘关爱老年办’,很多老人不会使用网络,社区就帮他们代买生活用品、药等送到家门口。”
  >>专家点评
  社区要有详细“底账”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
   第一,政府要出“组合拳”。在发布全市封控决策前,政府部门需要系统性地考虑诸多问题。围绕疫情防控政策,各个职能部门要提前计划好“组合拳”,比如,封控后,物资保障、快递物流、居民就医等,需要有详细的统筹安排,并同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以取消车辆限行为例,确保保供车辆上路运行,这样及时的措施就叫做“政策前移”。在民生保障、紧急就医方面,要有充足的设备和人力,谨防出现120等热线打不通,导致群众求助不畅。
   第二,社区要有详细“底账”,并且要有相应的服务。社区应将人分成不同的类型,婴幼儿、孕产妇、病人、老人、独居老人等,然后开通专门的通道、安排专门的人力服务这些人群。另外,社区的工作人员有限,这时就需要招募志愿者,同时还有下沉干部,从实际看,愿意响应的人很多,社区可以统筹安排人员,为不同类型的人群提供服务。开通电话或者微信群等通道,设备和人员充足后,电话有人员接听,求助有回应,要做到“有回音,有落实”。
   第三,基层在执行政策时,建议在执行整体政策的前提下,具体事情具体对待,对社区要赋权,同时社区要担责,当遇到特殊求助时,要以人为本。当一线人员遇到求助时,需向上反映,反映后要有解决通道和方案。
   第四,经过反思、复盘,建议向抗疫经验成熟的城市学习,优化现有制度,这样就可以避免其他城市出现过的问题再出现。当其他城市出现疫情后,不仅要关注,还需要借鉴对方的抗疫经验。
  政策执行要有弹性有温度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博士:
   第一,谨防基层过度执法,滥用权力。对基层人员要有专业训练,执法时,一方面职责是执行政策,一方面职责还有解决问题,及时解决群众的求助,“一硬一软”两手都要抓,要法情并用。这样一来,政策执行就有弹性有温度。
   第二,基层管理方面,政策不能“一刀切”。基层应当是一个双通道,不仅下行政令,还需要上传民意,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反映群众的需求,从而帮助更优化的政策或措施出台。
   第三,西安疫情期间,民间互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邻里之间的互动;不少社区团购群通过想办法满足了不少采买需求;德善爱心厨房善举等。这次疫情,平时看起来陌生的邻里关系,在这次困难中,温情了起来,大家互帮互动,以前那种老邻居的相互关心又回来了。建议政府不忽视民间互动及民间团体的力量,多鼓励老百姓互动自助,鼓励正当的民间组织存在。
   第四,从上到下,要有应急预案。要有准备,要训练一线管控人员。我们感恩一线防疫人员的奉献,更希望能通过专业训练、系统化的分工,让大家的工作更有效率。
   第五,各部门多倾听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能有倾听和反思机制。
   总之,最好的办法,永远要遵循一个原则: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所有政策和措施围绕这个原则来,就会有很好的结果。 华商报记者 任婷
  网格管理
  为居民撑起“健康保护伞”
   疫情期间,莲湖区西关街道旭景名园社区、物业工作人员以及48名下沉干部等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
   该社区的“抗疫”故事是很多个西安社区“抗疫”的影子。
  社区工作人员变身联防联控管家
   西关街道旭景名园社区辖6个物业小区、11个老旧小区,常住居民1.2万余人,共有8名社区工作人员,每人都有辖区的包抓小区。61岁的陈令云任旭景名园社区书记、主任已16年有余,同时还兼任旭景名园小区、草阳村小区物业经理。
   旭景名园社区实施网格化近十年,已探索形成包括社区、物业工作人员、楼长、居民志愿者“红色管家团”等在内的一套较成熟模式。
   陈令云坚信,作为统筹社区网格化的社区工作人员应对疫情时应将自身定位为“社区联防联控管家”。西安启动小区封闭管理后,干了多年基层工作的陈令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解决居民买菜等基本生活物资及常用慢性药,以及独居、空巢、残疾、困难等特殊居民生活难题。
   她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区内部资源,比如发动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商户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和常用药。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个人超负荷的工作上。那段时间,陈令云都住在物业的员工宿舍,每天平均工作时长18个小时以上。
  各小区根据各自特点落实网格化
   陈令云还介绍,辖区内各小区根据各自特点在疫情防控期间落实网格化模式。
   比如,城中村拆迁小区草阳村小区有物业工作人员,网格化模式与商品房小区一样。而“三无”小区因没有物业,主要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和楼长、单元长的协作进行。“莲湖区司法局下沉干部和楼长、单元长协作,扎实地完成封闭管理期间统计居民底数、全员核酸、保障物资等任务。”
   在老旧小区,主要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和家委会楼长、单元长来推进。而辖区另一公寓小区,则发动了住户中一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充实网格化的人员。
  为居民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在旭景名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齐含萍看来,任何时候“服务、主动服务”都是一名物业工作人员该有的自我修养,而为居民提供更具针对性、更精准的服务应是每一位物业从业人员的追求。
   “我们一直建立小区住户的各类台账并定期更新,但小区的人员流动变化很快,因此启动封闭管理后,物业全员出动第一时间敲门摸排小区住户的实时情况、了解困难,这为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物业的各项工作开展起到很大作用。”齐含萍说,“我们摸排到疫情期间旭景名园小区实际户数1600户,平日常住户数2052户。摸排到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以及孕妇、婴儿等就医问题,比如需要透析、放化疗、定期产检、定期取药等各类情况,并进行详细分类登记。”
   据了解,在摸清居民实时情况后,物业还及时与社区对接,社区书记陈令云立即安排5位有车的物业工作人员,在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多次将出现紧急情况的业主送医。此外,小区还有90名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红色管家团”,以层长身份为居民提供服务。
  >>专家点评
  多元共同参与 凝聚抗疫合力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陈泽鹏:
   旭景名园在本次疫情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到了“多元共同参与,凝聚抗疫合力”。
   首先,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到社区报到,案例中48名下沉干部发挥了极大的专业优势。其次,营造人人奉献、共同抗疫的社区氛围,案例中90名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红色管家团”激活了社区抗疫的内生力量,充分发挥了志愿者的服务效能。最后,重视发挥社区精英的作用,层长田淑贤等居民群众中声望较高的社区精英可以利用自身魅力权威起到重要的行动号召作用,通过非正式策略实现防疫目标,凝聚集体行动的合力。
   其次,通过“敲门行动”,响应居民需求。开展“点对点帮扶”,坚守封闭式防控管理的底线,一方面,为每一户家庭构筑起抗疫期间生活物资供应的保障通道,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有保障、就医用药有保障;另一方面,重点关注老年人、孕妇、急重症患者、婴幼儿等弱势群体,建立主动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并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居民就医需要,开辟紧急绿色通道。此外,通过敲门行动开展“心贴心交流”,做好居民心理疏导,用最直白易懂的话术传达最新最准确的疫情防控政策,让居民与社区同心战疫、同向而行。
   同时,建议以科技赋能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治理能力,提升疫情防控的韧性、精准性和敏捷性。
   社区应建立集居民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健康情况等信息于一体的数据库,并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及时动态调整,用数据代替人跑路,减轻信息摸排压力。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数字化平台
  助力社区抗疫更高效
   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依托辖区黄河社区的智慧社区平台打造的“长乐中路街道防疫平台”,用数字化结合网格化的模式,推进辖区13个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更高效、便捷、精准的服务。
  “街道防疫服务平台”主要有6大板块
   长乐中路街道面积6.28平方公里,辖区13个社区户籍人口9万余人,常住人口12万余人。疫情防控期间,长乐中路街道利用黄河社区的智慧平台打造了“长乐中路街道防疫服务平台”。平台设有志愿服务、保供服务、核酸筛查、就医服务、问题反馈和24小时求助6大板块实现了数字化服务模式。
   “因社区有大量机动任务,该平台的显著优势是:社区可根据新‘机动’任务创建版块,利用平台收集数据信息,结束后删除。”新城区长乐中路街道黄河社区书记呼延泽惠说,“该平台在2021年12月23日推出,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重要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讲师王旭正是通过街道防疫服务平台报名,成为黄河社区九街坊的志愿者之一。
   2021年12月23日,王旭上岗,负责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据王旭介绍,在全员核酸前,为摸清封闭管理期间社区居民的底数,社区通知居民通过防疫服务平台填报家中人口数,同时登记身份信息和联系电话,后两者不能重复登记。
  借助平台让居民就医、生活有保障
   据呼延泽慧介绍,为确保居民如实填写,封闭管理一启动,小区楼门栋长和志愿者立即入户扫楼核对。“因大部分居民已通过平台填写,入户核对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呼延泽惠说。
   此外,每轮核酸检测前,社区还会通过防疫服务平台向居民发送提醒消息,居民只有出示该消息才能顺利检测。呼延泽惠说,“另外,居民离开核酸监检测点时,还需要扫一次防疫服务平台的二维码进行标注,这样后台就能掌握核酸检测的实时情况。”
   对独居、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黄河社区还通过三色爱心卡指定专人上门服务,按颜色规定上门频率,并要求敲门看人,了解其生活和物资需求。持红色爱心卡的居民,指定的志愿者或社区工作人员需要“一天一看”,黄色爱心卡需“三天一看”,橙色爱心卡需“五天一看”。
   呼延泽惠说,在社区服务主体已由老年群体转变为年轻群体时,数字化服务是必然趋势。因此在上一个社区任职时,他就申请了与市人社局合作“大学生孵化中心”项目。
  >>专家点评
  “防疫服务平台”兼顾
  数字化的“智”治和人性化的“情”治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雷晓康:
   长乐中路街道防疫平台兼顾数字化的“智”治和人性化的“情”治。服务平台的“志愿服务”模块,通过简化报名程序,既使社区志愿者需求“急”、量大的问题得到纾解,同时也满足和调动了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的工作积极性。另外,“24小时求助”模块实现在深夜非正常工作时段也能对群众的急难需求快速响应。
   另一方面,志愿者报名后就近匹配原则;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时充分考虑到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情况;“保供服务”模块分供货商(供)-居民(需)-志愿者(配)三端,都能体现出精准匹配、对接服务。而核酸检测前的消息提醒服务与检测后的完成信息标注,实现核酸检测工作数据闭环管理,既提醒居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也方便社区后台实时了解核酸检测情况,以动态调整管理措施。
   此外,长乐中路街道防疫服务平台“就医服务”板块细分设计,从就医政策咨询、在线问诊服务、就诊预约、就医渠道、就诊预约、到在线问诊,体现数字就医全流程服务。同时,对独居、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三色爱心卡指定专人上门服务,按颜色规定上门频率,实现人性化服务。再比如,平台推出各类线上就医服务的同时,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成立了“一对一陪人”,保障患者平安就医“最后一公里”。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